【草坪】园林草坪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草坪地下害虫又称根部害虫 。 这类害虫生活在土壤中, 取食刚发芽的种子或植株的根部、嫩茎及幼芽等 。 常见的有蝼蛄、蟋蟀、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种蝇等 。 这类害虫种类多, 分布广, 食性杂, 危害隐蔽, 常给草坪带来严重的损失, 必须进行防治 。
一、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土壤及周围的环境关系
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土壤的质地、含水量、酸碱度、草坪和周围的花木等情况密切相关 。 例如, 地老虎喜欢较湿润的粘质壤土, 适宜在含水量15%~20%的土壤中生存 。 此外, 草坪地周围杂草多亦有利其发生 。 金龟子幼虫(蛴螬)适生于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草坪施用未经腐熟的厩肥, 则蛴螬较多发生 。 蝼蛄多发生在轻盐碱地、粘砂壤、湿润、松软而多腐殖质的荒地及河渠附近, 土壤中如果施有大量未腐熟的厩肥、堆肥, 易导致蝼蛄发生 。 地下害虫的危害多集中在春、秋两季 。
二、主要种类及其危害
1、蝼蛄
俗称拉拉蛄、土狗子 。 属直翅目, 蝼蛄科 。 分布全国各地, 杂食性害虫 。
常见的有两种:
一是华北蝼蛄, 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
二是非洲蝼蛄, 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 。
蝼蛄是苗圃、花圃、草坪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 以若虫和成虫咬食幼苗的根、嫩茎及刚播下的种子, 并在地表挖掘坑道把幼苗拱倒, 造成缺苗断垄, 严重影响草坪的生产 。
三年1代, 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 。 成虫昼伏夜出, 有趋光性 。 3月底至4月初开始活动危害, 4月中、下旬危害最严重(此时正值各种草坪返青发芽生长初期), 咬食苗根和嫩茎, 造成严重缺苗断垄现象, 或使苗根与土分离、草坪枯死 。
2、蛴螬 俗称地蚕 。 属鞘翅目, 金龟子科 。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 。 常见的有铜绿丽金龟、黑绒鳃金龟(东方金龟)、小青花金龟、白星花金龟、红脚绿丽金龟等金龟子的幼虫, 是草坪、花卉、树木的主要害虫 。 多危害植物的根、茎, 轻者根茎部分被咬食, 影响植株生长;重者将根茎皮层吃光或环食土表下的主茎皮层, 使植株死亡 。
该虫年发生代数, 因种类而异, 一般一年发生一代或二年一代 。 常年生活在有机质多的土壤中, 其生活与土壤温、湿度有关, 通常在春季和夏末秋初两季发生危害, 尤其阴雨连绵的天气, 危害猖獗 。 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蛴螬在深土层越冬和越夏 。
3、地老虎
俗称切根虫、夜盗虫 。 属鳞翅目, 夜蛾科 。 分布很广, 遍及全国各地 。 危害园林植物的地老虎全国有10多种, 主要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及黄地老虎3种, 其中以小地老虎最多, 为害也最重 。 其食性很杂, 危害100多种园林植物, 是苗木、花卉、果树、草坪的重要害虫 。 以幼虫危害草坪, 3龄后幼虫夜晚出土活动, 将幼苗茎干咬断, 拖入土穴中取食, 同时也能爬到植株上部咬食嫩茎和幼芽, 常把大量植株咬死 。
小地老虎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三代, 越往南, 年发生代数越多 。 以蛹或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 。 幼虫危害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 。 10月下旬幼虫老熟, 在土中化蛹越冬, 来不及化蛹的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 。 幼虫共6龄, 3龄前群集在叶或茎上危害, 5龄后为暴食期 。 成虫飞翔力很强, 昼伏夜出, 有趋光性, 喜食带酸、甜、酒味的食物液 。 卵多产在低矮叶密的杂草上, 以近地表的叶子上最多 。
三、综合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除杂草, 消灭虫卵 。 精细管理, 合理施肥, 增施腐熟的有机肥能改良土壤透水、透气性能,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 可使草坪苗木根系发育快, 苗齐苗壮, 增强抗虫性 。 忌施未腐熟的有机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