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法】蒙古莸怎么栽种?蒙古莸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蒙古莸怎么栽种?蒙古莸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蒙古莸的栽培技术
圃地选择
蒙古莸是阳性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因此育苗地选择在避风向阳处,浇灌方便的地块 。 栽植面积5-10亩,可年产苗木20万株 。
苗床整地
蒙古莸播种当年就能开花结果,当年就能出圃 。 因此耕地前要施足底肥,肥料以羊粪为主,深耕细耙,翻地深度25-30cm;清除多年生草根,做到土松土细,畦面平整,吃水一致,苗木生长才能整齐 。
播种繁殖
二连地区5月中旬播种,种子为前一年10月采收的种子 。 播种前2-3天,将种子用温水喷洒翻动,促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膨胀,以种子不黏手为宜 。
播种方法
1.起堰土播种:将3米的畦面一分为二,把表层土拉至中线,撒播种子,再把中间的土复位即可 。
2.条播:条播前浇一次底水,隔一两天即可播种 。 播幅宽20cm,间距20cm,用铁锹铲一行播一行,以此类推 。 覆土厚度均为1.0-1.5cm,浇水一次,播种量为1公斤/亩 。
管理养护
出苗前管理
蒙古莸种子小,千粒重仅12克,种子顶土力弱,应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掌握浇水次数或用喷壶喷洒水保湿降温;出苗期适宜温度15℃-28℃,出苗期要注意干旱高温造成“闪芽”;土壤粘重、板结、龟裂都会造成出苗不整齐或缺苗断拢,经常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
幼苗期管理
蒙古莸出苗后适当控制浇水次数,每隔6-7天浇一次水,土壤见干见湿,促使根系发达、植株粗壮,此时六对真叶进入高生长期,进入九月减少浇水促进基部木质化 。 注意幼苗期往往杂草先于幼苗出土,及时进行中耕锄草,确保床面无杂草,使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
花期管理
蒙古莸在七月中旬,幼苗高40-50cm,开始开花 。 此时减少浇水次数,可提高种子饱满度、促进枝条分蘖增加冠幅 。 蒙古莸种子边成熟边开裂,要及时采摘 。
保护性管理
幼苗期小地老虎为害蒙古莸幼茎,除此之外,一般无病虫害 。 处理办法是采用人工捕捉或拌毒饵诱杀 。 秋季少浇水,提高枝条木质化程度,增强越冬能力 。 越冬后部分嫩枝略有抽稍,开春剪掉抽稍部分并进行树冠整形 。
无性繁殖
蒙古莸可采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 。 4月中旬,截取刚萌动的一年生枝条20cm,扦插深度15cm,边采集插穗边扦插,成活率可达70%以上 。
栽培意义
蒙古莸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特性的野生观花植物,属于国家珍稀野生植物种,具有繁殖容易、生长迅速、花色鲜艳、花期较长等特点 。 花、叶可分泌樟型芳香气味,可提取花油,亦可入药,极具观赏和药用价值 。 且适合于西北干旱、寒冷地区栽植 。 蒙古莸的成功试种及其栽培技术推广,为荒漠化治理、园林绿化提供了优良树种,同时对保护国家级珍稀植物和填补二连浩特野生植物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
【【种植方法】蒙古莸怎么栽种?蒙古莸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

    推荐阅读